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论坛召开

来源: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     发布时间:2021-06-15

传统建筑是不同地域的传统营建技艺针对多样的地理、气候、人文等环境条件,在材料、技术和策略等方面响应的结晶,它包含了人类对人地关系、交流传统以及文化多样性的珍贵信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北京地区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完成了众多涉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提炼、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善、传统村落的维护与提升和历史城区的传承与更新,以及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新建传统建筑等项目。为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关心、关注并参与到传统建筑保护与设计工作中来,积极践行“文化自信”这一伟大历史使命,6月15日由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以下简称“北勘设协”)主办的“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论坛”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的领导、专家以及传统建筑分会的会员单位代表70余人出席了会议。

北勘设协副会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北勘设协秘书长胡颐蘅代表协会向分会筹备单位的代表——北勘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会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力军授予协会“传统建筑分会”的牌匾。

北勘设协秘书长胡颐蘅首先致辞,对分会的成立表示了祝贺,指出北京城市新总规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传统建筑分会的成立正是协会在引领行业单位建设北京首都风貌的角色方面发挥行业组织应有作用这一社会责任的体现。提出2021年北京勘察设计领域的形式与任务,并祝愿分会今后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    胡颐蘅

北勘设协副会长马海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文物建筑文化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02年为《福州古厝》撰写序言中讲到:“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作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和当代城乡建设的专业人员,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海

传统建筑分会会长王力军最后发言,对协会对传统建筑分会的成立给予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对传统建筑分会会员单位在筹备成立过程中给予的协助和配合表达谢意。王力军表示分会将谨守初心、不辱使命,在传统建筑保护和传承的新的平台上,通过各会员单位推进优秀设计项目,开展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促进理念和技术的创新,为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保护以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做出贡献。

▲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会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  王力军

成立仪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一起参观了“传统建筑分会第一届会员单位作品展”。

分会首届学术论坛于上午成立大会后开幕,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原会长、著名古建筑专家马炳坚先生及分会会员单位的其他8位业内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论坛上午场主持   米俊仁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与环艺设计院院长、上海分院院长、副总建筑师

▲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原会长、著名古建筑专家    马炳坚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    王力军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崔光海

▲论坛下午第一场主持    张飏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所长    黎冬青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与环艺设计院建筑设计一所设计总监、项目助理、副主任建筑师  张昊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宋晓龙


▲论坛下午第二场主持    张越

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所长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乔云飞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郭海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规划中心主任助理、主任建筑师    孙耀磊


最后,分会秘书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刘剑总结会议并向各方致谢,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刘剑


▲大会合影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二条2号院二号楼 102

电话(传真):010-68018407 010-68016541 010-68010400

邮箱:xiehui_office@163.com             邮政编码:100045

北勘设协公众号

培训中心公众号

版权所有: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   京ICP备140179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