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语境下建筑师的历史责任”大师论坛(杭州站)成功举办

来源: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     发布时间:2022-09-08

9月8日下午,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综合楼报告厅迎来了“城市更新语境下建筑师的历史责任”大师论坛(杭州站)。


城市更新肩负着城市空间盘活、人文记忆再生、社交活力重塑的历史使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引擎。随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次写入我国五年规划,“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城市更新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关政策也进入密集出台期。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多地的城市空间拓展策略,正从“新区开发的增量发展”,逐步转向“城市中心重构的存量挖掘”。我国的城市更新发展由地方探索先行,具有典型的“自下而上”特征。同时,城市更新存在明显的城市群特征,大体分为四大区域: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和大西南。本次论坛,来自北京和浙江两地的建筑师,以城市更新为主题,进行学术讨论与交流,紧跟时代发展,十分应景。


本次论坛由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市勘察设计协会协办。



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勘察设计管理处处长杜治斌;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金星;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王漪;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许世文;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志青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裘云丹;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勘察设计处主任宝音;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胡颐蘅;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兼副秘书长焦俭;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杨翊楠;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支部书记徐丽;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建筑文化分会秘书长王新等。



北京与杭州两地的建筑师代表共计110余人参加了这次的论坛活动。论坛上半场的开幕式,由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胡颐蘅主持;论坛下半场的学术论坛,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裘云丹主持。



论坛伊始,张金星院长对在座来自北京的领导嘉宾表示了欢迎。为远道而来的同行简要介绍了浙江省院发展历程以及未来愿景,并表达了对北京、浙江两地建筑设计院深入合作的殷切期望。


杜治斌处长、王漪副秘书长也分别为大师论坛作了开幕致辞。



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会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徐全胜;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邵韦平,两人通过线上视频,给本次大师论坛致辞并祝愿论坛圆满成功。



来自北京和杭州的优秀建筑师代表先后上台分享。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许世文作为第一位嘉宾,作了题为《从废弃矿坑到现代宋韵——杭州国家版本馆的前世今生》的主题分享。在城市更新的语境下,他从概况、理念、技术、感悟四个角度切入,讲述了由原先的废弃矿坑到如今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的杭州国家版本馆的前世今生;介绍了项目在各专业设计与工程总承包管理上遇到的种种技术难点与挑战;分享了杭州国家版本馆项目是在建筑设计与建设模式上一次大胆创新的感悟。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恒,作了题为《低碳语境下的新旧共生》的分享;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薄宏涛,作了题为《中医一样的望闻问切——更新中的建筑师角色与责任》的分享;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九设计院院长莫洲瑾,作了题为《城市更新中建筑师的情理关系》的分享;line+建筑事务所合伙人、总建筑师孟凡浩,作了题为《与日俱新》的分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邵韦平工作室副主任刘宇光,代替在线上参会的邵韦平大师作了题为《活力与秩序——北京奥体南区城市与建筑实践》的分享。



六位知名建筑师通过建筑理念和设计实践的主题分享,让与会的建筑师收获满满。


未来,相信北京与杭州两地的建筑师能相互学习和借鉴各自的成功经验,在更深层次与更广范围上增强合作,设计符合城市更新要求下的低碳绿色建筑,共同探寻建筑领域上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嘉宾合影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二条2号院二号楼 102

电话(传真):010-68018407 010-68016541 010-68010400

邮箱:xiehui_office@163.com             邮政编码:100045

北勘设协公众号

培训中心公众号

版权所有: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   京ICP备14017916号